
吴鑫华,1962年生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,获得澳大利亚2022年爵士会员勋章,以表彰她在澳大利亚国家制造科学、高等教育和工程领域的杰出贡献。她是国际金属3D打印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之一,对金属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、材料创新、工艺优化和应用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1986年,吴鑫华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;
1996年,她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
吴教授的学术和科研生涯跨越多个重要岗位和领域,她曾担任多个顶级学术机构和企业的重要职务:
曾任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;
莫纳什大学副校长,澳大利亚国家轻合金研究中心主任;
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;
Rolls-Royce公司高级顾问。
目前,吴教授全职加入苏州大学,担任金属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。她领导的团队在金属3D打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顶尖的科研突破,推动了金属3D打印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转变。
吴鑫华教授的研究重点包括金属3D打印技术、3D打印材料的创新、高性能合金的设计与开发。她的研究贯穿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过程,推动了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。其主要创新贡献包括:
金属3D打印材料与工艺研究:
创立了系统性的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方法;
开发了世界首个3D打印专用高强铝合金,推动了铝合金在航空、燃机、核电等领域的应用;
研究了铝钛合金新型热处理工艺,并开发了超高强β钛合金,解决了传统钛合金在3D打印中的技术难题;
实现了全尺寸航空发动机(Saphir 4-2 APU)的3D打印。
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:
她的团队为中国C919大飞机提供钛合金构件的CAAC国际适航认证,并成功实现了39个3D打印钛合金构件装机飞行;
为中国重燃项目研制了3D打印大型静叶片等复杂构件,解决了燃机制造中的关键技术难题。
国内外科技合作与行业应用:
吴教授积极推动中澳科技合作,在多个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;
她牵头并参与了多个中澳重大科研项目,推动了金属3D打印技术在航空、燃机、核电等领域的应用,解决了多个关键制造问题;
她为中国重燃项目、航空领域以及核电领域的高端制造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。
吴鑫华教授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,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,包括:
澳大利亚国家BHERT最佳研究成果转型奖;
法国赛锋集团创新奖一等奖和评审团奖;
英国材料矿物和矿业学会国际钛合金奖;
获得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乔治朱利叶爵士奖章;
多次获得蒙纳士大学校长奖和院长奖;
2021年度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卓越成就和贡献AGM Michell奖。
她还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主席、评审专家和委员会成员,并且是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主编,如《Light: Advanced Manufacturing》(光:先进制造)。
发表了超过250篇SCI期刊论文,其中约85篇专注于3D打印领域;
她的研究成果被英国罗罗公司、法国赛锋公司等全球领先的发动机制造公司应用,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应用;
获得了30多项国际专利,并领导了60多项国际重大科研项目。
吴鑫华教授未来将继续致力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,特别是在高温合金、超高强材料、钛合金及其在航空、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。她计划进一步推动3D打印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突破,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的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,助力中国高端制造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吴鑫华教授的科研工作为全球金属3D打印领域的科技创新、工程应用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尤其在高端制造技术的突破上,她的团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