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伍舜老师一项关于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制造的Hastelloy X(HX)合金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。题为The effect of carbides on the creep performance of Hastelloy X fabricated by laser powder bed fusion,该研究深入探讨了碳化物在HX合金中的分布及其对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,为优化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研究背景
Hastelloy X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镍基高温合金,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。近年来,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作为一种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,被用于制造HX合金,以实现更高的设计自由度和材料利用率。然而,LPBF制造的HX合金在高温蠕变性能方面仍需深入研究,尤其是合金中的碳化物对蠕变性能的影响尚未明确。
研究方法
研究团队设计了两种后处理工艺:HIP(热等静压处理,1230°C×150 MPa×2 h后炉冷)和HIPHT(HIP后额外进行1230°C×2 h空冷)。通过这两种工艺,研究团队成功制造了两种不同碳化物分布的HX合金样品。
在实验过程中,研究团队对两种样品分别进行了650°C和815°C下的蠕变测试,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和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技术对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。
研究结果
碳化物分布
研究发现,HIP处理后的HX合金中存在大量碳化物,这些碳化物主要分布在晶界处,呈颗粒状分布。相比之下,HIPHT处理后的合金中碳化物数量显著减少。
在815°C蠕变测试后,HIP样品的晶界碳化物形态未发生显著变化,而HIPHT样品的晶粒内部出现了大量针状析出物,这些析出物主要由Mo、Si和W组成,对合金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。
晶粒结构
两种处理条件下的晶粒均为等轴晶粒,且在650°C蠕变测试后,晶粒沿加载方向显著拉长。而在815°C下,HIPHT样品的晶粒结构保持等轴状态,表明晶界滑动在高温下更为显著。

蠕变性能
在815°C下,HIP处理的HX合金蠕变寿命显著高于HIPHT处理的样品(43.2小时 vs. 23.8小时),这主要归因于碳化物对晶界滑动的抑制作用。然而,在650°C下,两种样品的蠕变寿命差异较小,表明碳化物对蠕变性能的影响在中等温度下并不显著。
结论
该研究揭示了碳化物在HX合金中的分布对高温蠕变性能的重要影响。在815°C下,碳化物的存在显著提高了蠕变寿命,而在650°C下,碳化物的影响则不明显。此外,研究还发现,碳化物的大量析出会导致基体中强化元素的耗竭,从而降低合金的抗蠕变性能。
这项研究为优化LPBF制造的HX合金的高温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,也为未来高温合金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。不仅为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调控提供了科学指导,还为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。